Giuseppe Verdi 1813-1901 義大利
一八六八年十一月十三日,羅西尼以七十六歲高齡逝世,
當時意大利最享盛名的歌劇大師威爾第為了紀念這位前輩,
邀請各位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合作寫一首《安魂曲》,他自己則寫了《拯救我》(Libera me),
也就是最末的一段,可惜各位作曲家互相爭吵,未受邀請參與的則覺得大失面子,終於計劃胎死腹中。
羅西尼生前曾幽默地要求上帝讓他進天堂,但他死後卻靈魂得不到安撫,
大概也要被上帝幽其一默了。
一八七三年意大利文壇及政壇巨子曼佐尼(Ales-sando Manzoni)逝世,
令威爾第十分激動,決定寫一首安魂曲紀念這位他所敬仰的人物。
他覺得這首宗教合唱曲將可昭告世界,他不但能寫歌劇,而且還可以寫出莊嚴的作品。
出版商得到這個消息,當然樂於刊印樂譜,
而米蘭市長也支持在聖馬可大教堂為紀念曼佐尼逝世一周年而演出的全部費用,
條件是威爾第親自指揮這首《安魂曲》。
於是,在原來《Libera me》的基礎上,威爾第寫出了這一部震驚宗教界、戲劇界和音樂界的偉大劇作。
它由四位獨唱者,一百二十名合唱團員和百人大樂隊於一八七四年五月二十二日首演。
在教堂中聽《安魂曲》當然是不能鼓掌的,但聽者人人為之動容;
三天之後,《安魂曲》在斯卡拉(La Scala)歌劇院演出,完場時全場起立歡呼,
之後又在巴黎、倫敦和維也納連演十五場,盛況空前!
這首《安魂曲》全長約一個半小時,內容既虔誠又莊穆,既哀傷又激動,
但最主要的是它既戲劇化又具有無比的震撼力。
當年正是威爾第創作的黃金時代,他在歌劇《愛依達》之後十五年沒大寫過一部歌劇,
卻寫了這部《安魂曲》,其後又寫出了《奧賽羅》(Othello)
和《發爾斯塔夫》(Falstaff)等偉大的歌劇。
因此,作為一位歌劇大師,
威爾第的《安魂曲》可以說是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凝聚了深厚的感情而寫出來的別具一格的宗教合唱曲。
以上內容引用自樂庫網 MusicData.Org
原來這首耳熟能詳的震撼樂章是出自於威爾第之手
一直很常在電視廣告或是電影配樂中聽見
大逃殺裡面也曾經用過這曲子當配樂
不過我卻沒有仔細的去探尋究竟出自何人
一直到昨天亂逛剛好看見莫札特的安魂曲
便去google了一下
這才知道除了莫札特以外
威爾第也寫過安魂曲~
實在有趣 兩個不信教的人卻寫出了宗教意味濃厚的安魂曲樂章!
呵 實在難以捉摸~
- Oct 14 Sun 2007 17:42
VERDI: Requiem 威爾第 安魂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